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三特科技:三个忠告,给疫情下被公司裁员/无薪休假逼得想『投资创业』的你

根据中国网媒《燃财经》的报导,年后本该是求职或者转职的旺季,但因疫情影响,今年已有30.4%的企业表示会进行减员、29.7%表示无法按时为员工正常发薪。

据中国招聘网站调查,2月份复工后首周,中国企业招聘职位下降了71.7%,企业所收到的履历数量也大幅下降了83.4%。其实,早在2019年中,网上就陆续传出如:京东、网易、唯品会、知乎、爱奇艺等大型公司进行大规模裁员,有些比例高达30%、有些则是一夜之间几个部门的同事同时消失。

回想一下投入职场以来,那些大公司的光环除了为你造就还不错的收入和短暂的虚荣感外,你又曾经拿了多少次被主管逼到快要发疯、被客户骂到狗血淋头、被父母提醒早点下班、被医生叮嘱注意健康所交换来的?

笔者推荐您阅读两篇由中国知名专栏作家和菜头所写的〈大公司裡的活死人〉和木沐所写的〈外企,到底成就你,还是在毁掉你?〉,裡面有不少雷同之处,都大量的点出不管你是出于稳定、学习成长或任何其他原因,人生到了某个阶段,一味的依附于大企业或外商,不但充满风险,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您看完了,有微微的痛感,也有点同感,那麽不如和笔者继续谈谈下一步──那些午夜梦迴刷脸书时,看到朋友们的蜕变、在生活中曾有过的灵光乍现、读完商业大佬自传后的一股衝动──

「创业」。

三特科技:三个忠告,给疫情下被公司裁员/无薪休假逼得想『投资创业』的你

笔者虽目前仍未有独资创业的经验,但曾有两次与人合资创业、两次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级特助工作、两次主导新创事业从无到有的经验,并在创业孵化器担任导师多年,看过无数的事业成败,正好藉由此次机会与读者们分享。

创业充满著未知与浪漫,但凭著一股衝动和一个简单的想法就贸然的「裸辞创业」,这样成功机会是微乎其微的,至少在笔者身边所近身观察的 50 几位创业者中尚未发现过。所以,先别急,不妨听听笔者分享自己亲眼所见,超过 5 成上班族过渡到小有所成的创业者都具备了哪些特质:

从「微创新」和「异类结合」出手

如果你的创业动机是希望来自「发明」,那麽我建议您还是暂时打消这意的念头──毕竟如今要再找到从无到有的技术或材料,不但投入的研发、实验成本高,也不是一般上班族能轻易掌控的,此时「微创新」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出发点。

「微创新」一词是由前 Google 大中华区副总裁李开复所提出的,笔者所理解到的定义为:「在原有概念、商品或技术的基础上寻求创新」。许多人说这是用来美化仿冒与抄袭的新名词,有些人则说「微创新」就不是创新。

但笔者认为,只要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且不违背智慧财产权的底线,微创新的案例不但比比皆是,更往往有较高的成功机会,例如:Ipod 当年在 MP3 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较大的萤幕、推特(twitter)在原本部落格的基础上增加了 140 个字的字数限制,看起来都不是无中生有的创新,但却都成了划时代的产品。

「异类结合」则是指某些概念或模式在一个领域已经相当成熟、并经过市场的验证后,将之转换到另一个领域中运用,例如:Uber 的共享汽车概念已相当成熟,而 Lalamove 只是将原本载人的模式改为载货,就成了一个新的产品;其次,共享办公室的概念也相当成熟,笔者就曾帮助公司在相同基础上,设计出针对艺术家、写作家而打造出的「共享工作室」和「共享书房」。

因此,创业前不妨先以消费者角度,想想有哪些现有的产品、服务,是你认为用户体验仍不够好的,并自己有能力往上添砖加瓦;或是某个现有的模式在其他行业中同样适用,以此做为第一步,是较务实且保守的。

能骑在巨人的肩膀上找机会

如果你创业的动机并不是为了追求什麽颠覆或创新,那也没有关係,不妨思考看看,现在在公司从事的工作中,还有什麽机会存在?例如:现有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还有没有不足之处?业务环节中还有什麽未被建立?最后,有没有能指名并死忠跟著你的客户?但这些前提必须是建立在与公司互补,而非直接竞争的关係。

我们常常会有两种错误的观念或表述,认为:「我有一个想法,跟某大公司正在做的不谋而合」其实这正说明你的想法可能已经过时了,如果连大公司都注意到了,那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说,也就没有多大机会了。

另一种则是:「我有一个想法,市面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在做」,除非你有十足可靠来自这些公司内部的情报,不然只能说你的想法可能是别人想过,但评估不可行的,或是别人试过,但失败的,那你要做的就是一个「大公司不想做」或「大公司做失败」的事情了,这样的基础就被垫高很多,成功的可能也相对低许多。

因此,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依附在原公司较成熟的业务基础上,与之进行互补,因为你不但较了解原本的业务模式的利弊,更可以在每天日常的工作中一点一滴的观察和验证。

例如:笔者以前的公司自己从事商业地产设计、工程,但总在旧址拆除的环节找不到好厂商,也总因此出问题。其后,一位工程部资深的同事从公司退休后,就成立了一家专营拆除与废弃物清运的小型公司,与公司长期合作至今已有 5、6 年。

最后,成立公司,也最好不要仅做老东家一家的生意,不妨观察看看是否有与你有著互信,并长期合作的客户有相同或类似的需求,如此一来,你创业的起点就比从零开始高出许多。

三特科技:三个忠告,给疫情下被公司裁员/无薪休假逼得想『投资创业』的你

用热情对待终身的志业

最后,如果创业的动机只是对现况的不满或逃避,而没有决心与自己的这项决定共处至少 3-5 年以上,并接受可能的收入减损与生活品质变差,那我建议您还是重新思考一下吧。笔者与这些创业者相处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创业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创业一定很轻鬆」。创业初期,几乎无可避免的要面对一段百废待举、没日没夜、生活与工作没有清晰界线的阶段,自我怀疑最严重,也是信心最容易动摇的一年。

许多创业者都有一种共鸣,其实创业者很像「猫奴」──有时候你费尽心思为牠买最好的饲料、最好的衣服、看最好的兽医,为牠把屎把尿无怨无悔,但牠却在一旁冷眼旁观,自顾自的玩耍、睡觉,完全不理会你的付出,有种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的感觉。然而,牠却又常常在你感到沮丧、难过,甚至想放弃的时候,跑来向你撒娇、送来温暖──这个生动的例子,说明创业过程有多麽难掌控。

笔者看过多数创业较成功的人,也会恐惧、也会倦怠,更常在每天起床的第一个念头出现「今天要做什麽、该往何处去?」的迷惘,不但考验心智,更要有很强的自律能力。而在这样的「逆境」下,他们仍然能够不断以热情和坚持,将每一次跌落的自己又拉回跑道上,专注于眼前最重要的、将周遭不相干事物如同景深一般暂时失焦,继续的勇敢向前奔跑,就算不一定能赢得冠军,但蓦然回首时,仍会为了心中的理想感动不已──若你也有信心做到这样,创业的成功率或许会更高一些。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阿正发贴网 » 三特科技:三个忠告,给疫情下被公司裁员/无薪休假逼得想『投资创业』的你
分享到: 更多 (0)

阿正发帖网是企业免费发布信息和企业网络品牌推广软文发布的最佳平台

推广专业也方便如需做全网推广请联系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